發布時間:2025-04-09瀏覽次數:270
全國重點實驗室簽約、國家重點項目獲批!中恒集團產學研協同創新邁入新階段
近日,中恒集團與“中藥功效成分發掘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全國重點實驗室”)在貴州貴陽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開啟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新篇章。
該全國重點實驗室依托貴州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山東大學共同組建,實驗室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陳凱先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專家顧問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丁健、中國科學院院士郝小江、中國工程院張伯禮院士等醫藥領域知名專家學者組成,是我國唯一聚焦喀斯特區域中藥民族藥研究的國家級平臺。全國重點實驗室將瞄準創建民族藥與中藥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中藥功效成分綠色制造與創新利用,產出一批理論構建有建樹、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有成效的原創成果,打造特色“中國藥”。
中恒集團與全國重點實驗室在中藥民族藥研究領域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此次合作將深度融合實驗室科研、高校人才與企業市場三方資源,重點開展東盟特色藥材開發、院內制劑創新及中藥新藥研發。同時,中恒集團將依托全國重點實驗室所建設的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平臺,吸引高層次人才,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示范基地,并計劃舉辦面向東盟的中醫藥論壇、學術會議及成果交流會,推動中醫藥技術國際交流。
4月,中恒集團與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項目(項目編號:2024YFC3506600)獲批立項。該項目運用先進分析技術與科學評價方法,明確產品功效物質基礎,致力于構建一套完備的中藥質控標準體系,為中醫藥標準化進程提供堅實支撐,助力中醫藥行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中恒集團還獲批了4項省部級政府科技項目。與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梧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聯合申報的廣西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藥經典名方“枳實薤白桂枝湯”的研發開發》,推動中藥經典名方現代化升級;與梧州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聯合申報的廣西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防爆降損滅菌及智能包裝生產線研究與示范應用》,助力健康食品智能制造突破;與上海中醫大學聯合申報的2個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血栓通”副產物的定向生物組合催化研究》、《CaMKIIδ介導的絞股藍皂苷調控FXR核質穿梭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作用機制研究》,聚焦廣西道地藥材資源高值化利用與疾病機理突破。
中恒集團堅持以多維度的產學研合作,打造了企業創新發展的新局面,成效斐然——
各領域科創項目布局顯著:中藥創新藥方面,構建含三芪顆粒、古代經典名方等的產品管線,其中三芪顆粒獲CDE受理,實現中藥研發里程碑突破;化藥創新藥方面,推進1類創新藥立項,落實4類創新藥中試研究;重點藥品二次開發方面,聯合國內領先研究機構制定《注射用血栓通(凍干)臨床應用專家共識》,完成中華跌打丸藥材種質資源調查;大健康產品方面,推動廣西三七食用合法化,助力三七健康食品開發,2024 年研發 154 款新品,51 款上市;項目挖掘方面,中恒集團主動對接28家頂尖科研院所與醫療機構,挖掘 237項潛在合作項目,充實公司項目儲備庫。
知識產權成果突出:2024年獲4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截至目前中恒集團擁有173件有效專利,累計14次榮獲中國專利獎優秀獎/廣西發明創造成果展覽獎。旗下產品成果入選廣西相關創新成果名錄,擴大品牌影響力。
科創平臺建設持續推進:2024年與高校共建兩個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獲批,旗下2家企業獲批廣西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至此,公司已擁有17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11 個校企合作平臺,平臺的建立為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助力。
人才引入方式靈活:通過多種合作形式引進高層次人才,促進高校與企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企業研發水平。一是與由院士、特聘專家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組成的顧問團隊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成功構建科技創新專家庫,二是2024年借助平臺突破地域限制柔性引進 2 位博士、5 位專家教授。
中恒集團以攻堅科研項目、共建創新平臺、創新人才引進等多元形式,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網絡,整合各方資源,推動創新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發展賦能。未來,將堅定不移地深化產學研合作,發揮行業引領作用,助力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注:本文章以上數據未包含萊美藥業。)
文|溫雪艷
圖|集團公司科創部提供
投資者聯系電話:0771-2742275
辦公室聯系電話:0774-3939036